看完電影離場時,我想著電影裡的場景。只有在離開電影之後,才能夠真正發現一件事情:真實世界遠比電影殘酷的多。
在1997年上映的電影《美麗人生》當中,也有類似的喜劇效果,面對著巨大的不義時,所做出的反抗。只是在《歡迎光臨布達佩斯大飯店》當中,這樣的反抗被某種程度上的縮小了,取而代之的是生活,是更貼近於日常或者是一個人的故事,而非一個群體的反抗。
故事裡面一開始的敘事手法,小說家的自述,以第三人稱的事也將整個故事再推遠一點點,正好落在很棒的距離上。主角稱呼那間飯店為「美好的廢墟」完全不為過。事實上,所有的故事早在開始敘述之前就已經結束了,不論是悲傷或者是快樂均同。
事實上我總覺得故事沒有那麼快樂,儘管觀眾的笑聲沒有間斷過,在故事結束之前,死了整整五個人。
故事在意種刻意製造出來的高雅下進行。當中的Mr. Gustave,最為迷人的飯店經理的樂趣之一就是吟詩。他幾乎可以在各個情況下找到最適合他的詩句。這或許應當是算一種特殊能力,尤其那些詩句出現的場合不只在婚禮,不只在每日的佈道,甚至在逃難途中都屢屢可現。Mr. Gustave具有一種極度特殊的魅力,他像是你最想告訴他你所面臨的困難的人,但他同時又是那個不論如何你都不會跟她說的人。他認為許多在頂層社會的人其實需要的不過是聆聽,榮耀,真摯以及一點愛。他的魅力以及相對應的寬厚仁慈顯現在他對於Zero的態度,尤其是他聽到為什麼Zero來到了高級大飯店當門僮的理由之後立即跟他道歉的勇氣(即便依舊是以飯店的名義)。即使總可以在字裡行間之中微微聽出他的階級觀,卻完全不會影響到他的格調與思想上的正義。
如同他在逃難時說的:我不會責怪Serge出賣我。
尤其同樣的事情發生了兩遍:火車停下。第一次他奮力替他的小門僮抵抗,引來了他故知的注意,即使被弄得有點狼狽,依然安然過關。而第二次遇到一模一樣的狀況時,他的反應相同。
美國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曾經說:「什麼是喜劇,就是退一步去看痛苦。所謂的喜劇,就是悲劇加上時間。」因此在Mr. Gustave被槍殺之後接管整個布達佩斯大飯店與他的財產的小門僮Zero到最後跟戰爭中的政府談妥條件,好不容易保住了飯店。那已經是廢墟了。Zero的愛人阿嘉莎以及老師Mr. Gustave均已過世
,而這間飯店的故事也已經說完。但是飯店還在,而Zero還在,即使在電影中那些都是快樂的事,如同Zero說的,他想保住飯店的理由不是因為他那個比起飯店顧客來說並沒有更特別的老師,Mr. Gustave就如同其他人一樣需要愛,而身為一位專業的門僮(而非他們所提到的「兄弟」),是不能去介入那樣的世界的。甚至於那些人(包括Mr. Gustave在內)的世界早在他們出現之前就已經結束了,他們只是活在自己的幻象裡而已。
不,Zero說,我是為了阿嘉莎而留下這間飯店的。我跟她在這裏有著美好的記憶,即使只有一點,我也希望可以保留下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