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果,我很推薦這部電影。在此之前我沒有看過類似的片子。我沒有看過這樣的套路以及這樣的故事,還有這樣的幽默感。或許這並不是最好看的一部片,但絕對是一部突破既有價值的好電影。而且這一切與Frank那頂可愛頭套還不是絕對關聯的。
Frank這部電影的敘事脈絡很簡單。一個不會寫歌,只會寫一點點音樂跟玩一點點鍵盤的男主角Jon,某天在路上遇到了正在試圖淹死自己的soronprfbs樂團鍵盤手Lucas。在他被送醫急救後,自告奮勇的Jon跟著soronprfbs樂團跑了一整年,寫音樂,玩音樂。縱使因此花掉了他所有的積蓄,也在所不辭。
市面上關於玩音樂的作品不少,像是著名漫畫Solanin、進擊的鼓手等等。但是Frank這部電影與這些作品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這些所謂的音樂人,對於音樂的堅持並不那麼顯著。更精確地來說,Solanin當中的角色,基本上可以粗略的定義成是為了夢想才玩音樂。而進擊的鼓手則是為了成為一個很厲害的鼓手而努力的年輕人與教練的故事。但Frank沒有,除了說Jon的音樂爛透了以外沒有任何對於音樂的執著。有些人(如Clara)就只是處於那樣的一個狀態,一個寫音樂與罵Jon的狀態。
我不是很敢確定這當中到底怎麼了。但是我在這部電影裡想起了我一群很廢的朋友。大家多多少少都為了某個目的前進著,卻還沒有人因此走到了哪裡(至少目前來看是這樣啦,我相信當中至少有幾個人以後會很了不起的)。多數人都是處於那樣的一個狀態,一個寫作品與罵世界的狀態。
甚至更有趣的是電影如何去描述一個好的作品與好的作者的態度。它利用Jon與Frank父母對話的那段,去打破一個迷思:好的作品背後必然有個受苦的心靈。在對話中,Jon問他們,Frank之前在精神病院經歷過了什麼,為什麼他可以寫出這樣好的音樂?他們卻回答他說。他沒有經歷過什麼特別的,他就只是有精神疾患。如果真的要說這個疾患帶給了他的作品什麼,那或許也只是減緩他的創作而已。
我看到這段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這已經脫離了大眾對於一個創作者的想像,甚至進入一個更為真實的狀況:一個創作者的枯竭。一個沒有東西可以寫的人的焦慮,一個極其平庸,想要寫些什麼卻寫不出來,想要寫點東西卻只能創造出完全不合大眾口味的垃圾的人。
Frank中,經紀人Don選擇戴上Frank的頭套自殺、中後段的那場極其失敗,沒有人出場只剩下Jon跟Frank的表演,世界把他們當成笑話,Frank終於精神崩潰而取下頭套等等等等,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完成了一個沒有被討論過的事情:如果今天用盡了全力,反而把唯一的生活方式、唯一的夢想毀滅了。如果今天我們寫作,我們玩音樂,我們試著去做一件事情到最後的結果,是證實了我們什麼都做不到呢?該怎麼辦,該如何繼續過活?
我前一陣子才在臉書上問說,那些沒有話語權的人都到哪裡去了。Frank,或許就是答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